2025年3月19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辽河油田")组织由企业首席专家檀德库、采油工艺研究院副院长安九泉带队的高层次调研组莅临智慧海洋&OIT研究院,围绕"水声通信技术如何助力智慧油田快速发展"展开深度技术交流。研究院院长崔军红以及多名资深行业专家、智慧海洋科技CEO陈学思,副总经理刘金山、行业总监曹卫华等重要领导进行了热情的接待。
在交流伊始,曹卫华总监引领辽河油田调研组参观了研究院文化走廊与产品展示厅。在企业宣传片中向大家展示了水声通信技术在海洋油气领域的前沿应用。基于“智慧海洋”和“人在回路”的水下常驻机器人系统,可在海底长期驻留,进行海底管线设备巡检,水下自主对接与补给。遇到异常,可实现智能感知,进行高维数据处理,形成声纳图像,与水面控制平台双向通信,快速解决管线设备问题。这一创新性技术让调研组眼前一亮,纷纷表示若能将其应用于石油开采,必将为油田作业带来新的突破。
随后的产品介绍环节,曹卫华总监着重介绍了公司的核心技术优势。公司的水声通信和水下组网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云-洋计算”理念是公司的核心技术。目前,公司已成功推出涵盖声通机、声学释放器、超短基线、水质监测等多系列产品。未来将全面实现通导、通探、通测的一体化目标,为海洋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技术服务。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技术需求展开了热烈且深入的探讨。辽河油田调研组详细阐述了油田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作为我国最大的稠油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历经60余年的深耕细作,已构建起一个覆盖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含油层系超过30个的庞大而复杂的油气系统。2022年,辽河油田原油产量达933.17万吨,油气产量当量更是突破1000.18万吨,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成绩斐然。
首席专家檀德库表示:在能源革命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驱动下,传统油田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如何运用先进技术打造“数字孪生 + 智能感知”的智慧油田示范工程,成为辽河油田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辽河油田调研组就井下电机数据传输与控制技术、井下液面监测与信号传输技术以及井下高能波相关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借助水声通信技术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的具体需求。研究院专家团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逐一给出了极具针对性的技术思路。
崔军红院长在总结发言中满怀期待地表示:“我们十分期待与辽河油田共建能源-海洋跨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让水下通信技术成为油田数智化转型的‘神经脉络’,为推动我国油气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调研交流活动,不仅为辽河油田与智慧海洋&OIT研究院搭建了深入合作的桥梁,更标志着传统能源企业与数字技术企业的跨界合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我国油气田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创新范例,有望引领行业开启数字化发展的新篇章。